高博上海阿特蒙醫院黃四平醫生:別總拿“消化不良”當理由,是時候提高結直腸癌防治意識了!
抽煙喝酒、加班應酬多、一日三餐難全、火鍋燒烤常有……這些不良習慣幾乎成為中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,時而發生的排便不規律也總拿“消化不良”當借口,懶得去醫院檢查。這里小編想要提醒大家,即使不痛不癢、能吃能睡,一旦發生排便異常,還是要提高警惕,這有可能是結直腸部位發生惡性腫瘤的信號。
腸癌是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消化道惡性腫瘤,是老年人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。如何識別老年腸癌的早期信號?高博醫學阿特蒙腫瘤中心、上海阿特蒙醫院黃四平醫生為大家講解結直腸癌的臨床表現、早篩方式以及早期治療手段微創手術等。
結直腸癌有關的病癥,你一定要了解!
結直腸癌的主要表現之一是大便帶血,如果某天行便后,突然發現自己大便帶血,還請提高警惕,雖然大便帶血也可能是痔瘡的表現,但必要的癌癥篩查也需要重視,那么出現哪些情況要高度懷疑腸癌呢?以下是直腸癌的三大表現:
1大便出現帶血,去醫院化驗大便發現隱血(+)
2出現大便性狀等改變,如大便拉不干凈、突然便秘或大便變細等
3出現消瘦、貧血等非特異性的表現
出現以上三點癥狀之一,都有預示著可能存在結直腸癌,還請大家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,及時就診。
結直腸癌有哪些方便的早期篩查方法?
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方法包括患者癥狀、大便隱血檢查、肛門指檢、腸鏡、腫瘤標志物的檢測等。
此外,腸鏡檢查對腸癌的早期診斷具有較大的價值,是最簡單、有效的辦法之一,其檢查結果也是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做基因檢測重要參考指標。一般建議50歲~75歲人群,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。但對一些高危人群,如家族有腸癌病史,可2~3年做一次腸鏡檢查。對一些早期的腸癌患者,可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。而對于病變部位已侵犯黏膜下層的患者,可行早期的直腸癌根治術。甚至部分處于晚期的直腸癌患者,通過前期治療,控制好疾病,如腫瘤縮小或癥狀緩解,患者經過治療后一旦符合手術的要求,就有希望行直腸癌根治術,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、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。
另外,長期吸煙、肥胖、作息/飲食/運動不規律的人群,需結合個體的情況,聽從醫生建議,定期做腸鏡檢查,若腸鏡檢查發現息肉,需要及時切除。
結直腸癌微創手術有哪些優勢?
目前,手術治療已得到國際認可,是治療結直腸癌最有效、最基礎的治療手段之一,但傳統的手術方案需要開腹,對患者的創傷相對較大。近30年來,隨著技術逐步提高,微創手術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傳統手術帶來的一些問題,減少手術創傷,并達到與傳統手術基本相同的治療效果。那么微創手術都有哪些優勢呢?
1恢復快:對患者而言,腹腔鏡下進行微創手術,患者的恢復時間比較短,可以爭取更多時間做下一步治療。
2創傷?。何撝委煶鲅?,可減輕患者的痛苦。一般情況下,腹腔鏡下做微創手術,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,而正常的開腹手術至少需要2~3天。
3視野清晰:腹腔鏡下,能看得清患者的內臟結構,可避免一些重要的神經、血管受到損傷。
4禁忌證少:在微創情況下,傳統手術禁忌證,如低位結直腸癌(腫瘤距離肛門緣 7.5 cm以內)患者無法進行保肛手術治療,隨著腹腔鏡逐步的開展,腫瘤距離肛門緣3 cm甚至2.5 cm,都可以考慮做保肛手術,為患者帶來了更多治療的希望。
日常生活應該怎么避免患結直腸癌?
黃四平醫生提醒大家,如果家族有結直腸癌相關病史,那么40歲后就要開始注意自己生活飲食習慣,定期進行消化道體檢:
1改變生活方式。避免高脂肪、高蛋白質的攝入,多吃纖維素高的食品,如紅薯;
2減少、避免熏肉香腸等腌制品、紅肉(如豬肉、牛肉)的攝入,增加白肉(如魚肉)的攝入;
3平時多運動,多飲水、戒煙;
4定期體檢,重點查大便隱血,如果隱血陽性或出現大便帶血,建議行腸鏡檢查。對于有家族史的人群,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會比正常人增加15%,做腸鏡的時間可提前至40歲,3~5年做一次,一旦發現有諸如息肉等問題,需及時切除。
結直腸癌患者術后需注意什么?
結直腸癌術后,一般需要三個月復查一次,復查腫瘤血液的指標以及CT情況,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定期進行腸鏡檢查。
關于結直腸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,也可以通過下方鏈接咨詢黃醫生。